很多人主动选择回国,在朋友圈发"我的留学生涯告一段落"后,十几个小时便出现在国内机场,或许有着家庭的拥抱,或许有着思乡情绪的缓解,但有多少人会在读完一年硕后用一生来怀念这一年?是不是最终也得不得不回到常规思维,因为语言问题,导致文化融入困难,以至于无法在社会上找到突破口,遂黯然回国。但再想想,作为普通家庭出身,回国能干什么呢? 让我们推演一下。
首先,语言不好,成绩一般,没实习没psw,白板空手回国是常态,回到老家小城市之后,便开始整理行装,各种秋招,春招,实习,全都去一遍。然而,留学之前的前置学历不够出色,HR的冷言冷语便立马把自己的洋文凭打回原形,即便什么红砖大学,什么八大G5藤,自己非常骄傲的反正多少是个知名院校硕,完全没有给自己任何镀金的喜悦,毕竟人才市场上,和自己一样刚从国外回来的硕士毕业生可是千千万万。
实习了,转正了,公司无论大小,无论国际还是本土,薪酬最多就在五位数的周边徘徊,伴随着996和007之间的工作节奏,导致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自我从而被职场压力慢慢吞噬。实习和试用期,入不敷出还需家里帮补,正式工作了,看起来经济独立,但父母知道儿女的心酸吗? 与不是朋友的陌生人合租在老破小的郊区公寓,因为自己来自外地还算是打工大省从而遭到本地人的白眼。原生于这座城市的"美国人"和"正黄旗",他们的儿女也曾经是同窗,结果所有压力只能自己独自承受。"美国人"的儿女留在了美国而且实现了自我突破,"正黄旗"的儿女直接安排了一线城市体制内的美差。虽然拥有同样的文凭,但差距从此变成了鸿沟。何况别人拿到distinction, 自己硕士均分才52。
而且,每天起码要花两到三个小时在通勤的路上,在地铁里先被挤成潮州牛肉丸,再被压成广东腊肠,最后拧成了一坨虾滑,宛如二战时期在东南亚战场的日本柜子鬼子一样,时而失魂落魄,时而自我催眠,时而过度亢奋,褴褛的带着一身汗臭,抵达公司办公楼。如果在珠江新城和陆家嘴,起码能给予自己成功人士的幻觉自我麻醉一番,但如果公司所在地点,在所谓荒郊野岭的产业园区呢? 或许能缩短半个小时左右的通勤,但每天上班路上是不是自己得给自己同情? 闯荡一线城市,居然如此颓唐? 工资离成功人士还差十万八千里,升职加薪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合同居然还不算太长,这还是诸多工作offer里最好的。要么可能就要沦落到中低端公寓楼小区里设立的公司上班了,是不是?
慢慢工作了几年,发现自己到了国内社会所期待的"谈婚论嫁"之龄,举全家之力,才能在大城市的城郊,通勤距离一小时以上的地方,买一套小公寓。甚至连这套小公寓都买不起,被迫在家庭生活的选择上回归了自己的原籍所在地,那座外出打工大省的非省会非经济火车头,地级市,甚至县级市。
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借助留学实现阶层跃升,面临了确凿的失败。自己靠着相亲结的婚,对象一言难尽,无法沟通,"土鳖"和"假洋鬼子"在观念上就面临着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花了钱,没个响,居然后来还有了孩子,然而孩子也可能又要重复一遍这般恐怖的内卷轮回,因"望子成龙"导致饱受压迫的童年就像遗传病一样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我希望我的所有客户朋友们都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但这确实是留学海归普遍的现状,起码我会尽全力阻止如此发生,但自己也得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