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海外留学生又不是中国说了算!
《再谈国际航班到疫情高发区接回乘客的风险》
1.一个飞国际航线的专门机型和一个与机型配套的机组人员两者合为一个航班,具备执行国际航班值飞数量的人力资源就那么多。
2.飞机不怕病毒,而机组人员与乘客一样是肉身,如果乘客里面有感染疫情的,在疫情大爆发时执行接回乘客的航班任务,机组人员被感染是大概率事件。
3.目前,国际惯例是,疫情期间机舱内乘客座位必须留出空座以便实行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接触,这样就比正常航班减少乘客量,原来可以搭载200多人,现在只能搭载100多人,而值飞的机组人员不能减少,机长加副驾加报务三人组一个不能少,乘务组至少也得6人。整个能够值飞国际航班的合格人员,除了飞行技术和服务资格,签证也得有效。
4.机组人员每值机飞行一次就得按照防疫管理规定隔离,如果能飞国际的机组人员陆续都被隔离,更有甚者,机组和乘务组有人被感染去进行治疗,减员持续下去,结果就是飞机停满停机坪,而没有人能够去执行飞行任务!
5.各国封闭空港口岸,航空业值飞人员完成一次任务归来隔离自动减员后,从国内航线补充新的国际航线值飞人员,需要国际飞行资格审查和签证办理,时间周期不允许,各国封闭禁飞,也造成无法履行具体手续。
6.十几个小时的国际旅途,封闭的机舱成为最大的感染疫情风险区。没有染病的乘客与隐性染病的和确诊染病的乘客混在一起,多数人被感染,包括乘务组在内,是大概率事件!
7.疫情高发区的各国空港关闭,接待国际航班的外国当地机场地面服务和海关人员也进入防疫状态,各种人员和服务大幅减少,通常只保留对自己国家航班服务的任务,对于外来的国际航班实施限期限流控制,坐在家里凭主观意志想象一天多次航班发往疫情高发区去接人,很不客观。
8.此外,疫情发展过程中,如果值机的国际航班起初接回几批人后,机组人员和乘务组资源被隔离而没有后续人员能够继续值飞,客观上造成的断航,大部分滞留在海外的人员依然无法回来,这是能够预见到的结果。
9.客观评估疫情背景下国际航班的承接运载能力,评估疫情高发区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概率,评估运载有确诊感染乘客对同行的机组人员和乘务组以及对随行其他乘客传染疫情的风险概率,是世界各国防疫应急管理的大纲准则,也是国际卫生组织向各国航空界提出的基本防疫建议。
说点儿具体的,大家就明白,就地隔离是最好的选择!
一架飞机坐100多人,比疫情之前少一半,为了留出空间距离避免乘客接触。算算能派多少架次航班?1000架次接回10万人,动用值飞机组人员3000人,乘务组5000—6000人,哪家航空公司有这么多具有国际飞行资格的人力资源?飞完这些航班都被隔离去了,届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大批飞机在停机坪上摆着,而具备值飞的人力资源已经耗尽。
况且,各国疫情进入高发期,限期限流,不可能一天排满你的包机国际航班,就得每周分期调配,7天—14天一个周期一个航班,一年也就50—60次,3大航空公司都运行,只有200架次以内,哪里够1000架次接回10万人?这样算得5年。
而100万人得派10000架次航班,时间周期得排到50年。那时,想回来的人估计已经在国外坚守到60—80岁了!
还是等着疫情过去,航班多了,随时回来。
不是我们不想接回,是目前疫情高发期,各国紧急颁布应急法规,封闭禁飞。当地机场提供的接机进港服务能力极低,主要服务留给自己国家应急航班,外国航班又不是我们一国,都得按照规则等候指令排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