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美国驻爱荷华州记者Sherman。
说到留学生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心理,包括:语言沟通、人文融入、学业压力等。语言上,虽然现在华人遍布全世界,但总归出门生活还是离不了英文,(除了生活纽约法拉盛等中国城外)又或者谁都会想结交几个说英文的朋友,互相交流下文化。很多学校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和国内城市有着天壤之别,生活上的巨大落差,特别是社交的急剧下滑,导致心理不适。语言本身并不难攻克,难的是不同成长的背景、话题、玩笑的把控等。
其次,米叔认为最大的压力应该来自于学业。例如,在美国读书,特别是生物这样的专业,非常辛苦,专业性特别强。本科、研究生、读博都是面临着各种压力,前不久有新闻报道说国内一博士因学业不顺及和导师相处不好,自杀了。但是国内读博通常还会有家人。在美国读博举目无亲,只能靠自己。
读本科也未必容易。语言总会是个大问题。另外还有文化。很多时候即使语言过关了,却也不知道该和美国人聊什么。这年头大学总是提倡group project。中国学生应该或多或少有过被歧视的经历吧。别人也未必就说你不好,但是能感受到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或者背地里给你很差的评价。
生活上的压力也会有,比如搬家、做饭、打工等。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需要住校1-2年,但学校宿舍也会在每个暑假重新分配,因此搬家是特别正常不过的。刚来的留学生行李较少无所谓,但谁不想好好布置下自己的“狗窝”?米叔当年室友,全家帮忙搬着沙发、私人小冰箱、大地毯到宿舍,整理得有模有样。当时我还问他:“住两个学期又可能要换宿舍,不麻烦吗?”室友则说:“到时候家人会来帮忙,最重要是舒舒服服的。”而我当时为了方便搬家,桌上几本书、电脑、水杯有多简便多简便。(住在外面的学生另当别论)
最后米叔想说,压力到哪儿都是会有的,与生活磨合的同时,也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找到自己调整的方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