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常态化,也越来越平民化,而留学国家、专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调查显示,计划留学的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并且留学生家长群体中职务为“一般员工”的比例从27%上升至32%。
教育部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04。
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中国学生对留学的选择趋于理性化,虽然“名校情结”仍然浓厚,但“学校排名”已成为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的第二考虑因素,参考“适合的专业”进行院校选择的学生从去年的43%上升至46%,成为“专业选择”的第一因素;有高达77%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留学专业。
不过,商科仍然是海外留学最热门专业,27%的学生在出国留学时会选择读商科专业。
留学目标和就业目标更加明确。和去年相比,在留学目的地选择中,对“教育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考虑占比明显下降,“国家文化”这一比较感性的留学因素和“语言环境”这一比较实际的留学因素都在上升。
与此同时,学生在“感性”的同时依然保持“理性”,更加重视出国留学最直观的“语言能力提高”这一优势,对“未来就业前景”与“提升外语能力”的需求也比2015年有所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学成归国。不过,海归就业难的问题有所加剧。
在回国后寻找第一份工作花费时间上,有40。3%的人在一个月以内找到工作,36。8%的人在一个季度内找到工作,远低于2013年调查的65。3%。而且,海归在初入职场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表现为工作满意度偏低,虽然有36。4%选择满意,但近十年来毕业的海归有46。
4%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1。2%。这一结果并不特别出人意料,因为仅有58。4%的新一代海归的就业岗位与其所学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