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是留学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学术背景要素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大学录取学生时并不唯分数论,下面简单说说针对英国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策略。
英联邦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往往侧重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与经历(即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学术或工作经历),例如成绩、相关科研经历、工作经历等,而不太关注与专业无直接关联的经历(如义工、志愿者经历等)。同时,英国大学对于GPA往往有硬性规定(通常会规定最低线),未达到最低线的申请者通常极难被录取。例如,帝国理工的硕士项目的最低要求为英国的2.2或2.1学位。
当然,有不少看重工作经历的项目(尤其以商科或泛商科为盛),对于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申请者来说,学术成绩的重要性可能会被淡化(例如帝国理工的MSc Business Analytics)。
而对于一般的英国大学授课型项目来说,科研经历和工作经历可以成为加分项,但通常很难弥补“低于院校最低GPA要求”这个短板。而对于研究型项目来说,其录取通常为导师决定制,且个人的GPA的重要性会让位于科研经历,因此用自己的科研实力打动导师,完全可能以低GPA逆袭名校。
而对于美国大部分大学来说,其没有严格的GPA硬性要求,因此是完全有可能通过工作经历、科研经历或者其他专业经历来证明自己的学术实力以获得录取的。此外,美国大学还关注学生学术之外的经历,因此,志愿者、义工等经历均可成为加分项。
一言蔽之,对于未获得高GPA的同学来说,如若申请英国大学,则需要想办法丰富自己的专业经历,用高含金量的科研或者实习弥补GPA的短板;如若申请美国大学,除拓展专业经历外,也不要忽视了志愿者、义工或者其他活动可能为申请带来的加成。
想要硬件提升、背景提升,九牛【管家培养计划】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