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不知天高地厚,头顶菠箕就是天。家庭条件一定很好,从小娇生惯养.受到父母崇爱
。出门在外特别是出国留学,不是在家里我行我素惯了,在外国说活做事没有教养没有素质会留下不良影响!希望许学生引以为戒.下不为例.知错就改.改了就好。努力改造世界观.发愤读书学习.早日成才报孝祖国!谢邀
我认为影响不大,只能是个案,不能因一个人的不当言行全面否定在外留学生。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留学回国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人民欢迎,留在国外也不能发表有损于国家伤害人民感情的话,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祖国忘记妈。
民国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这样的说法成不成立?
我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的,但我要深深给题主点个赞,因为民国绝对是当时一流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但它却未必是属于普通人的“黄金时代”。
至于原因,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亟待重建,学术争鸣频繁。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后的又一大乱世,几千年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瓦解,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传统“士”阶层的延伸,又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和修正,势必担负起价值观重建的使命,不同思想互相辩论争鸣,激发了学术思想的极大发展。
第二,新旧知识体系处于过渡当中,民国知识分子作为各门学科的拓荒者,成为硕果仅存的一代通才。民国时期,西方各学科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当时不少知识分子热衷于学习西方或拥有留学背景,又相应的具备一定的旧学根底,所以他们在创建新的学科基础的同时,又能融合新旧,继往开来。
第三,国家权力式微,给民国知识分子以更大的活动空间。民国时期战火纷飞,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势力与中央政权反复拉锯。在缺少统一权力中心的前提下,民国知识分子游走于不同的权力重心之间,反倒拥有了更大的经济自由和话语权力,于是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但说到底,民国并不是一个适合普罗大众生存发展的时代。战争频仍,知识分子可以躲到租界,而百姓只能无辜死去;教育普及率极低,纵有大师出世,但百姓只能成为文盲;经济落后,知识分子一两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个四合院或别墅,但百姓只能以天为盖,以地为床。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我只能羡慕民国大师们的好运气,而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样一个命如草芥的日子。
各位小伙伴,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给达摩君留言,咱们互相交流。
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
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大繁荣,都发生在社会分崩离析之际,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民国,大都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而即使在太平盛年,很多传世经典的著者,也多是命运坎坷遭遇苦厄。屈原之《离骚》司马迁之《史记》曹雪芹《红楼梦》这样的个案数不胜数。
我想这其中有一些共通的原因:政权分散,对于思想文化一统控制放松;环境多变,更容易激发人们探寻思考;新旧交替之际,新思想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危难困境下,人抗争命运的奋发之请更易迸发(救亡图存、众志成城、多难兴邦大都有此因)。
北大知名历史学家阎步克先生大概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历史研究中,自己不可谓不勤勉,也不算无天分,但是和郭沫若先生相比,郭处在学科重建的时代,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大成就,而自己耕耘许久,可能只是往前推进了一点点。(大意如此,原话无处寻觅了)
那么,回到题中问题,身在其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满目疮痍的时代和璀璨丰硕的成果?
如果给他一个机会自己选择时代?会选乱世还是治世。
如果让他们自己评价,是生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
如题首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其实诗家也不幸,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杜甫念得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所以,我认为,那样的时代是文化的黄金时代,而不是知识分子的。
这听起来矛盾,其实也不矛盾。人类的文明,本就是很多人碾成泥、呕出血铸就的。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多能做的,就是心存敬畏和感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