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清朝留学生出国的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国家日益富强,可是很多年轻人在优渥的环境之下却丧失了理想和情怀。 和那些先人相比我们究竟少了些什么?
现在确实有一部分人有报国志向,但很多人只是为了回国有份体面的工作。现在多数人看到的只是胡适等少部分名人的言行,当时有许多人在国外不学无术,回国后坑蒙拐骗。大家可以看看《围城》和《留东外史》。现在留学人数太多,回国作贡献的也很多,只是因为时代不同,国家安定且发展迅猛,故鲜有人跟国家建设结合起来。一句话,总体来说,留学回国对国家是有贡献,改变与否,更多的是与国家大势有关,与个人关系不是特别大。
百年前中国人留学,为改变落后的国家。如今为什么那么多中上层精英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往国外?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与研究。在我看来现今的中国人留学,是为了申请留在国外。我这样说也会有些偏颇,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确丧失和很多理想和情怀。(我也曾今海外留学10年,如今回国并不是别的国家容不下我,而是我觉得中国才是我的根)
老实说如今留学念完硕士博士,没有在国外的工作经验,回国已经很难找到好的工作,除非是很知名的大学,否则和国内毕业生比并无多大优势。而在国外比如美国工作,当然最好要办绿卡啊,不然换工作、回国探亲都各种不便,更别说哪天万一忽然被炒就只能在限定时间内离境。
现在的中国比的确比100年前的中国强大了很多,国民的经济水平也是以前无法比拟的,但是这就代表我们国家已经没有东西能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了吗?
况且,留学就必须是为了国家吗?如果任何一个个人选择都需要和国家意志绑定在一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拼命想留在北上广深,为什么还有人想升职加薪?这些人为什么不到偏远山区支教,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战争时期,流传着“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祖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学,而不是拿着枪保家卫国。也就是说,祖国国力的提升,会让国民拥有更多选择权。
本质上,如今出国留学也是一个个人选择,没有更多引申含义。它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攒钱换一部更好的手机”、“晚上吃一顿大餐”、“假期出去旅游”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个人选择而已。如果凡事都用“国家”来进行道德捆绑,那每一件事都会吵得没完没了,例如:你为什么选择在大城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而不是去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你为什么攒钱换一部手机,而不是把钱捐给需要的人?你为什么要吃大餐,中国还有些落后的地方在饿肚子你不知道?你为什么假期出去旅游,而不是留在家乡给家乡增加GDP?你看,没完没了。
很多事情,答案很简单,因为我能。我去追求体面的工作,因为我能;我想换一部手机,因为我能;我想吃顿大餐,因为我能;我想出去旅游,因为我能;我想出国留学,看看地球的其它角落,因为我能。
别人的选择我们无权干预,管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