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知识和文化对应的单词分别是Knowledge和culture,可见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这两个词也是绝不可等而视之的。比如我们平常说要做“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知识和文化并列,可见二者在正式用语中是不同的。但同时,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将二者混用。比如我们说“这是个文化人”,实际上是说这个人有知识。
准确地说二者的对象、来源、内容、性质、作用都是不同的。但在这里我不想做理论分析,只想举些例子,以使大家对这两个词的含义有一些直观的认识。
我们有时侯在评价一个人时会说这个人“有知识没文化”,就是说这个人虽然知识很丰富,但做人做事却很糟糕。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知识和文化的两个信息:一是知识和文化的指向是不同的,知识指向认知而文化则指向行为;二是文化是比知识更高层次的存在和评价系统。
在《论语》中有两段话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人是如何区分知识和文化的。其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个人在家能孝敬父母,在外面能友爱兄弟朋友,说话做事谨慎而有信用,进而能广泛地仁爱社会上的其他人,并且喜欢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开始学习知识了”。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的文即知识,主要是一些职业或生存技能,而前面所说的孝、悌、仁、爱等关于人性,可以指导一个人如何做人的基本素质就是文化的主要内容。
有了上面的理解,那么下面这段话就不言而喻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个人,仰慕品行高尚的人,能态度庄重恭敬地对待他们;孝顺自己的父母,能竭尽全力;对上级安排的事,能全身心地投入;与朋友相处,能说到做到。这样的人,既使他还没有正式学习文化知识,我却认为他已是一个学有成就的人了”。
由此可见,知识主要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它可以提高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不断提升人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而文化则主要是对于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来完成对人这个主体的塑造。它可以提升我们生存的境界,升华生命的意义。
下面再举孟子的一段话看看知识和文化在实践中是如何区别应用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鱼是我想吃的,熊掌也是我想吃的,假如只能选吃一样的话,我就选择熊掌而放弃鱼。生命是我所珍惜的,信仰也是我所珍惜的,假如二者产生矛盾,放弃自己的信仰就可以苟活下去,而坚持自己的信仰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个时侯我会选择坚守信仰而放弃生命”。在这里,鱼和熊掌的选择是一种理性价值判断,因为我们知道熊掌比鱼营养价值高,比鱼好吃。这就是知识的作用。而生命和信仰之间的选择却绝不是一种理性价值判断,如果是的话任谁都会选择生而非死,那就不会有“舍生取义”的英雄,而都变成“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狗熊了。所以生与义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意义抉择。而这个是文化所塑造的,赋予的。
就象美国军人打仗,打不过就投降;而中国军人会选择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就是文化的不同,而不是知识的差异。所以要理解一个人,预测判断他关键时刻的行为,就首先要了解他背后的文化,因为文化的主要使命是完成对人性的塑造。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国家性,亦复如是。
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大多数时侯,知识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一种精神性知识。普通知识是用来谋生的。精神性知识则主要用来体证生命境界的,用来谋生则毫无用处。
最后,回归正题,在对外汉语中如何区别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知识。其实又是蛮简单的,中国自古就有“三教九流”之说。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本,而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关于生活、教育、养生、战争、科技、医疗、务农、治国、理政等方面的内容就是传统知识的主体了。
在对外汉语中,文化知识方面主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化、中国社会知识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国,越来越多人加入学习汉语队伍中来。国内也出现了对外汉语的专业,专门培养有较深厚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知识:文学、文化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