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析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出国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和经费的事情,选择这条成长道路往往是因为自身遇到的困境、亦或者是自己的偏好和追求。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是首先要进行考虑的问题。
你也许是本职工作的上升通道遇到了瓶颈,也许是想让自己换一个领域或行业的工作,还可能就是单纯的想趁年轻出去看看。不管什么样的需求,都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真的只有出国读书了就能达到目的的。也许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国内的在职研究生,也许你换一份工作的成本和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还可能自己出去闯荡的欲望其实没有那么坚定。
找几位身边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聊一聊,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想好这个问题,然后做出选择。不要因为这事儿成为选择综合症,而且一旦选择就进入下一步,不再犹豫和反复。无论是否出国,人生总要有点追求和上进心才对。所以,接下来就是设定目标。
第二,设定自己的申请目标。
去什么国家,读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这是常规的三大问题。这方面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因为不同的选择所需的准备条件和路径的通往方向是有差异的。
美国的特点是,学校的国际知名度高、申请难度大、专业可选性少、海外就业机会较多;英国的特点是,学制时间短、专业设置丰富、回国就业竞争力较低、当地就业机会非常少;加拿大的特点是,可选学校和专业数量少、有海外就业和移民机会;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香港,比较热门的学校就那几所,申请竞争较激烈。
对于已经工作了的申请者来讲,是选择读MBA还是其他的普通硕士类项目,同样要提前做好对应的情况了解。这事关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学制长度、学费奖学金等情况,这些关键点恰恰是自己设定申请目标的基础。不同国家的不同学校,这些情况都各有不同。
设定目标还包括,究竟自己要去什么档次和申请难度的学校。这决定了你需要做什么样、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各项准备事宜。
普林斯顿大学
第三,规划各项准备事宜。
因为已经工作了,或许已经成家了,所以面对准备出国这事,自己的时间精力上存在着相互的影响。这样的话,做一份“适合”自己的各项事宜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大学的申请,一般都是提前1年甚至更早就开始了。这就意味着,你所有的各项准备工作应该在此之前都基本准备妥当了。我们划一个时间轴,假如你想2020年出国读书,国外大都是秋季也就是9月份开学,那就是说最好在2019年9月份之前,最晚在12月底,就应该完成了具体申请前的各项准备。
必须的准备事宜有哪些呢?首先是标准化考试,TOEFL/IELTS、GMAT/GRE,要读研究生的话需要从中选择两门考试。语言类的选一门,研究生入学考试选一门。通常还要看计划去哪个国家读什么专业,从而选择适配行的考试。然后是简历和推荐人的准备,简历用于申请之前跟学校的沟通,推荐人用于提前准备好推荐信。第三是专业方式和拟申请学校名单的确认,这意味着可以提前对这些学校和项目多一些调研和沟通,从而让具体申请时更有效率和针对性。第四是各种流程材料的准备,比如本科成绩单毕业证的中英文版、个人护照、国际支付的银行卡等等。
把上述这些事情,逐一放到自己的时间轴上,让整个申请准备期可以有条不紊的逐步推进。
第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凡事有计划是好的,但大多数时候,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些麻烦,或者是挑战。不仅要对常见的问题有提前的预期,还要将对应的解决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一个TOEFL或者GMAT考试就会折腾你大半年的时间,这往往是很常见的问题。而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工作在职期间,无法安心备考,以及独自备考中容易出现的懈怠状态。对于这个问题,从历史教训中的得到的经验是,强烈建议申请者要有自己的节奏,列明确的时间点,给适度的压迫性。每次考试最多准备两个半月,备考之前就将考位定好,然后一鼓作气直到考试,打死也不改期。
这个问题本身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选择一条没有人施加外界督促力的道路,就靠自己是挺难的。可是,谁让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呢?既然选择了,为什么还要放弃,亦或者不断降低目标呢?
其实出国留学申请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大家比拼的是整个申请流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而在这条道路上,有人选择简单应付,有人选择精心准备。比如很多人不申请需要成绩认证的学校,有人不愿意花精力跟学校进行沟通,有人在托福考试前选择免费送分时乱填,这都是一件件需要提前好好应对的事情。
芝加哥大学
第五,最后的几条建议。
不要让留学准备影响到本职工作,不仅因为自身的工作表现和成绩会对留学申请有帮助,更是因为出国留学和现有工作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自身面对成长的过程和态度。
尽量获得更多的人支持你的留学,留学之路从准备到申请再到国外的几年,你不仅需要内心力量的强大,还同时需要外在环境的鼓励和帮助,两者同时发力会让你飞的更高。
凡事,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