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法国投降之后,法军干了什么事情?

              大部分法军被德军抓了当战俘,一直被关在战俘营当苦力用。另一部分则成了维希法国的治(皇)安(协)军

              在法国战役期间,德国人大致俘获了180万法军,早先时候这批法军就地被拘留在法国的几个临时营地当苦力,干一些诸如修路,修工事,铺电缆之类的脏活。

              但很快德国人发现这批在法国战俘营的战俘很喜欢逃(传统艺能),所以后来就把他们运到德国的工厂或者东欧的农场里干活,顺便在苏德前线修工事,这下法国战俘就老实多了...

              德国人总体对待白人战俘还行,但对非裔法国战俘就没啥好待遇了

              法国投降后成立了维希政府,德国人允许法国保留一定治安军,总人数大约在84000人左右,外加1万人的防空部队,这批人保留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特色。德军在的时候当乖宝宝,盟军来了就开始哭诉,并表示自己是被逼的

              另外在法国在法属非洲殖民地也保留有15-20万左右,以黑人为主的殖民地军队,不过这批人在火炬行动期间也就是打酱油或者当二五仔

              首先战争初期,法国军队共有117个师团,但是在法国本土的只有104个,其他的师团大多外派到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而且104个师团,在法国地面作战的部队就有224万人,在加上动员 的民夫,后勤人员,一共有将近600万人是领军粮的,这对于一个人口四千万的国家来说,以及达到了动员的极限了。

              而这104个师团,除去一些预备役和正在训练的师团,实际上能够征战的就只有72个师,然后还要18个师团防备法国北线。18个师团防备靠近意大利的阿登地区,而剩下的才是全部压在马奇诺防线上。

              而在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就部署了高达135个师,兵力高达220万。然后再通过德国的高机动力量,绕过了马奇诺防线,所以很显然,守无可守的法军最终投降了,当然很大部分是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是第三共和国时期)

              法国投降后,这些军队除了海外殖民地的军队,大多是作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军,负责一些后勤方面的事务,帮助德国这个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

              究其原因还是法国再一战中几乎被打残了,而且人口也远远少于德国。二战时期法国大概有人口4000万,而德国人口高达7000万。

              沙俄帝国的“黄色俄罗斯”计划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俄人对土地似乎有种特别的渴望,在近代,俄国成为攫取我国领地最多的国家,仅是外东北与外西北就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当年俄国还提出过一项更加骇人的“黄俄罗斯计划”,好在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得逞。

              何为“黄俄罗斯计划”原本的俄国,只是在东欧内陆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小国,在14世纪之后才迅速崛起并且大规模对外开拓,最终成长为了一只横跨大洲的巨兽,而在俄国新征服地区,也有其他被称作“俄罗斯”的土地。

              比如“白俄罗斯”,意思就是纯粹的俄罗斯;“小俄罗斯”,指的就是乌克兰。

              至于“黄俄罗斯”,是十九世纪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所提出的一项旨在吞纳东方大片土地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在俄国历史上,也曾被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等诸多沙皇提起过。

              大致来说,就是从乔戈里峰画一条线直到海参崴,将此线北部的所有土地全都划入俄国的范围之内,历代的俄国沙皇,其目标就是以长城为南界,染指黄河流域。

              为何会有“黄俄罗斯计划”历史上的俄国,身居寒冷的内陆,为了寻找温暖地带的出海口,俄国人在数百年里不断向四周围进行拓张,由于俄国在西方受阻,所以只能舍近求远,不断东进。

              西伯利亚辽阔的土地上,常年冰天雪地,数千年里被中原视作蛮荒之地,弃如敝履,而俄国人在向东的过程中也一直非常顺利,甚至于越过了白令海峡占据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但是俄国虽然获得了大量土地,可这些地方维度太高,仍旧无法让俄国拥有优良的出海口。

              为了出海口,俄国将目光锁定在了清朝身上。

              清朝初期,俄国就曾经染指东北地区,但那时的清朝实力尚可,康熙年间正式与俄签定条约确定了彼此之间的界限,虽然俄人很不甘心,但也因此沉寂了两百年。

              然而清朝晚期实力衰弱,让俄人的心思死灰复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实力有了大幅增强,其国内的“东方派”提出开拓清朝的主张,库罗巴特金等沙俄贵族提出了一系列侵占清朝土地的计划。

              时任沙皇的尼古拉二世非常赞赏这些提议,公开声称“俄国无疑必须拥有终年通行无阻的港口,而这港口应该在大陆上,并且必须与我们以前的领地相连”。

              按照尼古拉二世提出的“黄俄罗斯计划”,俄国会在太平洋沿岸获得一个终年不冻港,然后以此为据点,吞下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至少包括整个东北。

              “黄俄罗斯计划”的切实推行为了推行这个疯狂的计划,俄人在19世纪中后期趁着清朝衰落,吞下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外东北地区,还有巴尔喀什湖东南部的外西北,然后在1891年,开始修建一条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从莫斯科直接抵达海参崴,也就是著名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建设的同时,大量的俄人涌入东北内地,劫掠财富四处屠戮,还大量兴建东正教堂与俄语学校等,并且发行俄文报纸杂志,用来宣传俄罗斯文化,在中东铁路沿线的各主要城镇,密密麻麻分布着大量的俄国学会。

              而这些,都是为了文化入侵与搜集资料,为日后的“黄俄罗斯计划”做准备。

              甚至于在1900年,俄人接连屠戮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之后,随即出兵东北,准备长期占领造成既成事实,由于当时的清廷软弱无能,最终整个东北都被俄人所占据。

              只不过最终,俄人费尽心思推行的“黄俄罗斯计划”也没有成功。

              那么,黄俄罗斯计划为何破产了呢?

              第一,距离太远,俄国实力有限俄国的规模非常巨大,虽然绝大多数的俄国领地都在亚洲,但是俄国的核心却位于欧洲地区,而从伏尔加河流域到东北,路途遥远,中间还要经过环境恶劣的西伯利亚。

              虽然西伯利亚也是俄国的地盘,但是这里常年气候寒冷,经济发展落后,俄国在这里没有多少可靠的兵源,也没有足够支撑庞大军队驻扎的资源,所以实际在俄国争抢东北的时候,其实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第二,清朝醒悟,移民实边原本满洲的先祖就发源于东北,但是满洲入关后,将东北视作龙兴之地封禁了起来,两百多年的封禁使得东北人迹罕至,同时也给了俄人可乘之机。

              晚清时期,清朝似乎想明白了,面对咄咄逼人的俄国,清朝终究废除了禁令,允许甚至鼓励关内乃至李朝人移民到东北进行开垦,使得东北的汉人等族群数量猛增,形成了一股相当强大的反抗力量,而东北民众对于俄人的侵染,也纷纷自发进行反抗。

              第三,日本与列强的利益干涉看中东北这块肥肉的列强,当时可不止俄国这么一家,甚至英国与美国都对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北很有兴趣,而心思最重的,其实还是日本。

              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岛国,向来对大陆垂涎,甲午之后,日本更加觊觎东北,而当时的日本牢牢掌握着半岛,对于东北自然势在必得,俄国人得陇望蜀,已经得了日本海沿岸大片土地仍不满足,还要伸手,这自然妨碍到了日本的利益,日本自然不肯,于是屡屡纠集其他列强对付俄国。

              1904年,俄国在与日本争夺东北亚主导权的日俄战争中惨败,而这件事,也正式标志着俄国人的“黄俄罗斯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从表面上来看,俄国是输给了日本,但实际上,当时在背后支持日本的,是世界最强的英国与后起之秀的美国,甚至是清朝,所以俄国的失败,也是注定了的。

              “东方派”的狂想那就好好扯淡一下沙俄的“黄色俄罗斯”计划吧,其实在俄语里“黄色俄罗斯”是一个专门的单词——Желтороссия。创造这个单词的一般被认为是伊利亚·列维科夫,但整个鲸吞计划并不是由他策划,他只是一个记者和民族学者,充其量不过是沙俄远东殖民地的雇员而已。

              事实上早在19世纪沙俄国内一直就有“西方派”与“东方派”之争,西方派认为帝国应该主要向西方的欧洲发展,通过制服欧洲获得世界话语权。而东方派则认为向东侵略更划算,清朝、朝鲜和日本实力薄弱,不能阻挡强大的沙俄,得手后还能继续向富饶的美洲迈进。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西进失败的沙俄国内,东方派开始占据上风,一个疯狂的计划逐渐形成。大抵那时的沙皇不太懂地图测绘,他只是在新疆乔戈里峰到海参崴之间画了一条直线,直线以北的土地他都想要!

              细腻的侵略准备(一)——交通覆盖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条充满抽象主义的直线没有任何可执行性,即使当时的清朝已经腐朽不堪。但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还是给他们提供了机会,毕竟相对英法诸国,沙俄更具有地缘优势,他们离中国很近。

              清朝在甲午战争的失败终于让沙俄找到了突破口,他们联合德国和法国,通过“友情劝告”的方式迫使日本归还了辽东。然后李鸿章访俄期间又通过帮清朝防御日本的借口,诱骗他签字同意沙俄在境内修建中东铁路(也有资料显示李大人收钱了)。

              这条铁路穿过黑龙江直达吉林,沙俄入侵的交通准备就此完成。在修路过程中,沙俄以保护铁路为借口,租借了旅顺和大连,同步完成在辽东地区的驻军存在,并且从哈尔滨直达旅顺的支线铁路也同步开始修建。一旦沙俄决定入侵,就可以通过铁路快速调动足以覆盖全东北的兵力。

              细腻的侵略准备(二)——文化入侵完成在东北地区的事实存在后,沙俄以不符合他们特性的耐心开始文化灌输,从1898年开始沙俄疯狂在东北开办学校,粗略统计也得有400余家。这些学校教的东西和俄国国内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他们动手太急,光这些学校就能同化一大批当地居民。

              另外沙俄还在中国大量开办报纸,组织学会,提高舆论控制力,不停的宣传俄罗斯文化。当时清朝在东北基础很薄弱,出了奉天再往北基本没啥控制力,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没今天这么深入,很快沙俄的影响就体现了出来。

              侵略最后的准备自然就是移民,沙俄人口固然偏少,但当时东北的住民也没多到哪去,掺沙子非常容易。这些移民大多是传教士,到达东北后还可以输出东正教,继续进行文化入侵。

              沉不住气的入侵光看准备工作的话,对于东侵计划沙俄做的可以算至矣尽矣,然而战斗民族其实一直有个重大缺陷——缺乏耐心。或者说他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放弃长远利益,大抵和熊瞎子掰苞米差不多,这次他们依然没能例外。

              修建中东铁路过程中,俄国发现清朝这边正在闹义和团,于是沙俄高层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似乎不用再等太多年,连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都认为“这是占据东北的好借口”。《新时报》更是连占据以后改什么名字都想好了。

              故此沙俄很开心的加入了八国联军,准备摘下这颗种了几年的果子,只是他们完全想偏了。其实当时其他列强出兵的目的并不是想完全肢解中国,他们离中国太远,没有那么好的牙口,在基调上更倾向蚕食,这成了和沙俄的天然矛盾。

              不出所料的失败1900年7月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总司令,动员18万军队分7路进军东北,那时八国联军正在进攻天津。撕下面具的沙俄对中国百姓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海兰泡,中国百姓“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10月6日,南北两路俄军会师铁岭,东北全境沦陷。当八国联军其他侵略者全部撤出北京后,沙俄依然赖在东北不肯走,还拿出了盛京将军增祺被迫签署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他们的侵略再也没有任何遮羞布。

              于是以英、美、日为代表的海洋系国家,以俄、法、德为代表的大陆系国家,在中国的领土上打了一张战争,这就是日俄战争,最终沙俄战败。作为沈阳人,吐槽机常常去苏家屯区沙河铺镇魏家楼子村外山上的日俄战争纪念碑,日本和沙俄不约而同的在那纪念奉天会战的亡灵,想想真觉得憋屈。

              尾声和回望日俄战争期间,双方围绕旅顺港大打出手,日军海陆并进围困那里很长时间。受困的沙俄官员大多非常慌乱,一个叫伊利亚·列维科夫的雇员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日记和笔记本。随着俄国人的撤离,那些文字被人发现,后人终于可以一窥“黄色俄罗斯”计划的全貌。

              在1901年的《黄俄罗斯报告》中他提到了那个单词,证实沙俄有目的在向西伯利亚地区移民。在1905年的《黄俄罗斯缓冲区》中他进一步描述了那个概念,让沙俄势力范围拓展到黄海,建立一个与日本的缓冲区,让当地黄种人俄罗斯化,为沙俄守卫边境。

              回望历史,如果我们不带民族情绪的检点这个计划,吐槽机得承认它有部分成功的机会,如果沙俄不那么贪婪而急迫,现在我们很可能连黑龙江都损失掉。至于它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沙俄太着急,过早暴露了鲸吞的野心,引起整个地区势力反弹。客观上他们确实不具备碾压地区平衡的实力,几乎没有靠战争解决一切的可能性。


              本文原地址:http://www.yingtanschool.com/lxgl/195092.html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攻略Economics简述

                        • 上一篇: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