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留学是有风险的,我工作的国际学校里这种回流的小留学生数量庞大。4年级就独立留学英国,5年级独立留学美国…从大环境看,为了寻找更好教育,很多中产家长将孩子送出国,又为了照顾低龄出国的孩子,其中多数妈妈变身为陪读家长。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这样的陪读妈妈群体越来越多,她们和在国内赚钱的丈夫分开,带着孩子逐教育而居,独立应对异国的语言问题、生活问题,以及孩子的成长及教育问题。
陪读妈妈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中国人都能理解、外国人无法接受的生活状态。陪读妈妈不光是一个体力活儿,还得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尤其在爸爸缺席的情况下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小学留学,抛开学业和文化上的问题,只看夫妻两地分居这一条,也是对家庭和谐来说风险极大的事儿。
小学就读国际教育学校也需要十分慎重,不管您选择哪一类的国际学校,都要明白一点。您在给孩子选择一条极其小众的成长道路。我们看到一些数据,中国到底有多少学生读国际学校?版本有很多,我个人更倾向于上海的一家双语学校校长的独立统计,他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读国际学校的孩子14.5万。如果您关注一些写国际学校的自媒体提供的数据-20万,应该是外延比较宽泛的一个数字了。
我们按20万计算,中国有1.9亿中小学生,这只是千分之一的数字。北京地区低年龄孩子的入学招生量很小,我自己工作的国际学校今年幼升小的社会招生量是16人。北京地区招生最多的双语学校社会招生60人,最少一家学校的只招3个。把全北京所有的双语学校、国际化学校,幼升小招生总量累加在一起,也没有北京某附属小学一家的招生量大。
这是极其小众的道路,选择差异化的教育,请谨慎。小朋友入学,家近永远是最重要的。